芽一班王玉芝老师:引导托班孩子学会分享

时间:2014-03-05 12:31    来源:北京红缨幼儿园    作者:园办     点击:

 引导托班孩子学会分享

九月份,我们迎来了一批新生幼儿,年龄在2岁半——3岁之间,大部分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入园前,在家娇生惯养,都是“自我中心”独占意识强,幼儿在家所有的玩具、食品,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全部都是自己的,没有人会跟你争、跟你抢。而到了幼儿园里,玩具是有限的,图书是少量的,不可能每个小朋友都拥有自己喜欢的玩具,这就需要大家把教玩具轮流操作、轮流分享。因此,入园初期,在托教室里时不时的发现许多玩具损坏或是发生了一些“打人”、“咬人”的小事件。

学会与他人分享是孩子从小就该学习的美德,也是重要的社交能力。那么托班的孩子到底会不会分享?如何让他们学会分享?带着这样的问题,在孩子们适应了幼儿园集体生活后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图书、讲故事的魅力

以故事、儿歌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分享,他们很容易接受。通过故事和儿歌,让孩子明白,与别人分享玩具不等于永远失去玩具。如在故事《玩具一起玩》中,“大家一起玩,你玩一会,我玩一会。”让孩子明白了怎样分享,孩子通过故事情景感受一起玩的快乐。

二、结伴游戏的乐趣

对托班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分享的主要途径。可鼓励孩子进行结伴游戏,如,搭积木时你放一个我放一个,让孩子亲身体验一起玩的快乐。又如绘画活动:让幼儿在勾画好的轮廓内手拿油画棒,每人涂一个范围,互相配合一起画好一个动物。幼儿通过游戏后认识到一起玩的快乐,也体会到分享的初步感受。

三、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进行随机教育。

老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老师的日常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平

时我们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我在日常活动中也注意随机教育幼儿,对喜欢分享的孩子,及时在同伴面前进行鼓励表扬,做小朋友们模仿的榜样。

四、与家长交流,共同熏陶

老师多和家长交流经验,在家里的时候,家里人就和宝宝一起吃,让孩子知道,任何东西都是大家一起享受的,千万不要把好吃的都给宝宝自己吃。大人先做出榜样,孩子就会跟着学了。同时,家长宣传幼儿园里的生活活动情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里需要大家一起分享才能共同融洽。家长很配合我们老师的工作,一学期下来,现在我班幼儿的分享能力较好。抢玩具和咬人事件,渐渐减少。 

分享,并不只是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大家吃这么简单,懂得分享的小朋友是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经验、快乐的心情,一起与小朋友们在一起分享。拿到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玩,体验有趣;把自己听到的故事、儿歌,大声的朗诵,让所有小朋友一起感受。让孩子从小懂得与别人分享,不因为抢占而伤害别人。同时也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增强幼儿分享意识,需要一段时间去锻炼,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耐心引导,切记不要强迫孩子去分享,这也是我经常提醒自己的。

                                 芽一班:王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