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上引导幼儿的发展

时间:2009-11-18 21:52    来源:北京红缨幼儿园    作者:园办     点击:

        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幼儿将来能否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集体的关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幼儿期的生活经验和受教育状况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几个性格孤僻、不合群,这部分幼儿大多持续存在着某些行为的偏差和心理的障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般比较注重幼儿外在行为的教育和控制,而往往忽视了对他们心理的关注和疏导,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难以收到较理想的教育效果。而心理疏导则是针对“问题幼儿”的某些心理状态,采取措施予以积极地疏导,在恢复其积极健康的心理的同时,矫正其问题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

幼儿正处于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奠基阶段,由于他们心理上比较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可塑性较大,若能针对“问题幼儿”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教育和疏导措施,就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反之,则可能导致“问题幼儿”更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他们人格健康发展、社会适应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我们在一日生活中应重视对问题幼儿的心理疏导,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使他们逐步变得活泼开朗,能主动与人交往,能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实例:
这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位新生——蓉蓉,她是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已经经过了两年正规的幼儿园教育,照道理来说,不管从常规也好,技能技巧也好,或者生活自理能力也好,她都应该要比其他幼儿要强得多,但是刚接触了两天,我才发现,她可是个不好对付的大难题。作为中班幼儿,入园时应该很少哭闹,可她却哭得生很凶、很久,好不容易安定了她的情绪,上课时,她却不愿意进班里面和小朋友们一起上课,对老师的话是置若罔闻,终于到了午睡的时间,她没有要睡觉的意思,大家要入睡了,她在床边站着不肯睡觉,一天下来,带班的老师和保育员对这个小朋友都觉得束手无策,叫苦连天。
分析:
面对这种情况,我先了解造成蓉蓉这种表现的原因。经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到蓉蓉是个对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她不说话是因为她来到的这个新的班级,她觉得周围没有她的朋友,潜意识中为了让自己不受伤害,内心很自然地产生了这种保护性反应。而且蓉蓉是个个性很强的孩子,如果对他采取冷处理的教育方式,可能会使他变得更加孤僻,更加不愿意与老师和其他孩子交往。
措施:
 1、消除她心理上的焦虑。
每天接园的时候我们老师都在幼儿园门口等着,热情的和她打招呼,不让她有被冷落的感觉。先是跟她问好,然后通过抚摸她的头、拍拍他的肩膀、拉他的手到处走走等身体上的接触来消除他离开姥姥焦虑的心理感受。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蓉蓉的入园表现已有了明显的进步,不再哭闹那么长时间了,而且每天都能准时到园,说明她已经开始适应这个新的班级了。
2、关注她、欣赏她、热爱她。
首先,在她做事时,常常给予她微笑、点头甚至夸奖,让她感到老师是重视我的,关心我的,做起事来也会更加积极、起劲。平时,留意孩子的表现,了解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表现作出及时的反应。
其次,我们要做一个美好的发现者,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我们都知道,人各有所长,也都有所短。即使是很完美的人也有缺点。我们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审美的心情去看孩子。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不吝啬一句夸奖的话,一个亲切的微笑,一束赞许的目光。让她感到我是能干的,老师是喜欢我的,欣赏我的。
再次,教师的爱心是传递给孩子的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一种真实而自然的感染力量。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敏感的,因此,孩子在活动中,我们可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
3,家园交流。
每天,我们老师都会就蓉蓉在幼儿园的表现及时地与她的家长进行交流,介绍她的进步和不足,双方共同努力使蓉蓉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三管齐下,让蓉蓉尽快地我们班的一员
反思:
蓉蓉的转变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越是特殊的孩子就越需要老师的积极关注,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走出性格的误区。“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每个幼儿,抓住教育的契机,找到他们性格上的突破点,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观察能力,才能成为幼儿心理的疏导者和良好个性的培育者,成为新时期的一名优秀的专家型教师。

                                                                                                                     ——蕾一班教师:张永松